• 主页 > 知识问答
  • 你好,中草药系列图书:2023年中医药学会推荐,100味常见中草药全解析

    2023年中医科普书籍

    《您好,常用中药材》、《您好,中药食疗药》、《您好,清热中药材》、《您好,养胃中药材》、《您好,温热中药材》身体”系列图书

    趣味药学小知识_生活中的趣味药学_生活中的趣味药学科普

    刘清泉主编,中国人口出版社出版。 《你好,中草药》系列共精选了100种我们身边常见的常用中草药​​。荣获2022年委托出版主题推广优秀图书称号。

    本书内容有趣有趣,语言通俗易懂。不仅介绍了药物的基本信息、功效主治、用法用量、注意事项、适用人群等,还吸收了不同内容、形式、风格的相关百科全书,如中医研究与传说、相关古代医学等。记录、民间偏方、药茶、药膳、功效顺口溜、古诗词、成语故事等。

    该系列丛书以丰富优质的内容、通俗易懂的写作方法、精美的手绘插图、细致的装帧设计,传达了中医药文化之美,让大众认识并喜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祖国,展现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本书内容与形式和谐统一。在普及科普知识的同时,还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形式多样、深度融合。内容以生动的形式表达,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趣味百科增加了书与读者的互动,增强了读者的实践能力,让人轻松领会大意。书中中国风格的手绘彩色插图给读者带来视觉享受。它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承古为今,更具魅力和当代价值。

    生活中的趣味药学科普_趣味药学小知识_生活中的趣味药学

    《中贞华纲目——走出书房探寻本草》

    赵忠贞编着,中国人口出版社出版。

    赵忠振教授四十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本草学和世界传统医学的研究。他深入我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道地药材产区,踏遍七大洲40多个国家和地区考察当地传统药材,汇集了40年的研究成果。在这本书——《中振华纲目》中。

    《中真化纲目》按照《本草纲目》十六篇的顺序分为200讲,对《本草纲目》进行了系统回顾。本书源于《本草纲目》,比《本草纲目》范围更广。它以人们熟悉的日常生活为切入点,帮助人们打开《本草纲目》之门,让他们理解、记忆、运用中医药知识。它可以传播和传播。内容涉及植物、动物、矿物,介绍它们在自然形态、生存环境等科学知识,以及医药、饮食、民俗、中外交往等历史文化知识。作者通过生动活泼的文字和2000多幅内涵丰富、色彩精美的图片,将一个自然与人文和谐交融的世界呈现在你的眼前。书上附有一个二维码。扫码收听音频,立体呈现书中内容。

    生活中的趣味药学_生活中的趣味药学科普_趣味药学小知识

    《神医华佗》

    该书由学苑出版社出版,是周美琪教授团队为弘扬中医药文化、凝聚中医药独特精神身份、将中医药文化注入时代精神而创作的力作。作品秉承“力求真实、还原时代”的创作理念,以华佗游学行医的趣闻轶事、复兴的典型医案为主线,生动地再现了华佗的真实生活。事件、临床治疗实验、药物发明和医疗保健实践。 、学术成就和精神品质。作品用文艺语言赋能中医药文化,提升中医药文化图书的视觉效果。内容注重历史还原,风格融入汉代元素。它典雅、厚重、深邃,与医学、文学、艺术巧妙地融为一体,相得益彰。作品对华佗精神进行了系统阐述和权威解读。华佗心系百姓,勤奋学医。华佗精神经过历史的沉淀,让读者领略传统文化的精髓,树立对中医药文化的信心。作品展示了中医大师徐静石亲笔题写的《华佗颂》、华佗游历行医图画卷轴、中医器械手绘图等。是中医与美学的一次跨界尝试。它不仅是一部中医文化的科普作品,也是一部中医美学的杰作。

    生活中的趣味药学科普_生活中的趣味药学_趣味药学小知识

    “我是一名基层医生”

    趣味药学小知识_生活中的趣味药学_生活中的趣味药学科普

    朱勇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本书内容归类为临床医学-科普读物,讲述了基层医生的日常生活和生活状态,让公众更深入地了解基层医生的临床工作,也梳理了临床诊断和临床实践。基层一些常见病的治疗经验和典型病例。诊疗思路有利于让广大有西医出身的基层医生掌握中医的临床理念和诊疗经验,掌握简单有效的中医相应技术。同时,还普及了一些政策(专家、导师等)的解读,总结了基层医生的职业发展路径和临床管理经验,有利于提高基层医生的能力和水平。中医药服务,促进基层中医药发展。

    趣味药学小知识_生活中的趣味药学_生活中的趣味药学科普

    《味味本草(小学低年级)》

    由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闵行强卫小学团队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科普书《味味本草(小学低年级)》涵盖了20种药食同源的植物。按主题分为四册:《缤纷四时》、《芬芳花园》、《甜果园》、《营养菜园》。每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通过诗歌、图画、问答、动手活动介绍植物的基础知识;第二部分利用英语角、游乐场、美食广场、博物馆、谱系表等帮助孩子拓展阅读。全书以五育融合为理念,以跨学科知识的渗透为脚手架,引导孩子关注生活中常见的“药食两用”植物。它将植物科普知识、草药物理知识、故事阅读、艺术欣赏、德育、实验探究等元素科学地融为一体。并通过AR技术,整合音频、视频、3D模型、H5交互等百余种数字资源,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中医药文化的种子。

    2023中医科普短视频

    生活中的趣味药学_生活中的趣味药学科普_趣味药学小知识

    “中医传奇故事”系列微视频

    “中医传奇故事”系列微视频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馆长陆英教授、中医系主任冯林民老师创作制作中医药博物馆。故事内容将于 2022 年 5 月开始

    经过筛选、修改、故事绘制,最终制作出系列微视频,共50期。每个短视频平均时长约2-3分钟。

    每期微视频精选一种中药,介绍其名称、来历、气味、功效,并介绍其背后的传说和故事,让有趣的传说和故事带出枯燥的中药知识,以更加生动、通俗的方式传达给公众。微视频篇幅短小,故事简洁,可以随时随地播放,迎合时代发展,有利于传播中医药文化。视频中出现的人物、情节、场景均为原画,所使用的药材和件、图片均为中医药博物馆的展品。

    视频内容不仅学术性、信息性强,而且艺术性、趣味性。为有兴趣研究中医、中国传统文化的读者提供了一场雅俗共赏的视听盛宴和轻松愉快的学习方法。

    生活中的趣味药学_趣味药学小知识_生活中的趣味药学科普

    二十四节气中医科普系列短视频《养生知季节》

    在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的指导下,浙江中医药大学朱爱松教授作为总策划和主讲人,制作了24个短片《知养生季节》关怀》系列。这部作品以二十四节气为切入点,倡导中医适应日常生活,将中医融入日常生活;突出文化引领,凝聚浙派中医特色;凸显中医药赋能,省级媒体助力打造中医药权威科普新语境。 ;突出全方位、新媒体融合联动,在Z视频APP、PC、微信视频号上播放全套短视频,并同步推送到雪强国、健康浙江微信公众号、浙江中医药大学官方抖音账号等,并被新华社、今日头条等报道,形成了“中医文化”“互联网视听生态圈”IP矩阵,仅Z视频APP(原中国蓝视) APP)播放量超过2100万次,开创中医药文化节目新局面,助力“文化中国”、“健康中国”建设,构建中医药传播生态传播多维度格局医学科普内容。

    生活中的趣味药学科普_生活中的趣味药学_趣味药学小知识

    趣味药学小知识_生活中的趣味药学_生活中的趣味药学科普

    二十四节气养生系列原创歌曲

    该视频由广东省中医院团队制作。视频将二十四节气的养生理念、中医特色、中医声音疗法融入到歌词中。它聪明又美丽,向大众宣传每个节气的养生要点和中医哲学。在音乐中思考、在音乐中体现、在哼唱中表达情感,是对中医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造。新发展让中医智慧将节气、养生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我们坚持用中医药造福人民,做好中医药普及工作。同时,我们还教导大众“学习健康知识,养成健康习惯,健康自己”。 “第一责任人”的健康思想,为中医药的振兴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2023年中医****科普展

    生活中的趣味药学科普_趣味药学小知识_生活中的趣味药学

    智慧之光——中医药文化展

    “智慧之光——中医药文化展”是中医药行业首次大型系统展览,也是国家博物馆建馆110周年首次举办的中医药专题展览。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指导,中国国家博物馆、国家中医药博物馆共同主办。展览期间接待观众690379人次,入选2023年“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重点推广项目。

    展览深化对中医药文物的研究,精心挑选文物500余件(套),辅以实物药材、数字图像和互动项目200余件(套)。提取医疗器械精华和传承创新五个单元,充分展示了历史悠久、理念独特的中医药文化体系,深刻体现了中医药独立知识体系的形成、演变和突出贡献到世界。科学普及了中医药文化的发展历史、防治理念、当代价值观对世界的贡献等核心内容。

    展览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人民日报等媒体原创报道78篇,累计转载2913篇。打造360°线上展厅,还原展览,并与已出版的图录融为一体,为读者提供真实展览的沉浸式体验。

    趣味药学小知识_生活中的趣味药学科普_生活中的趣味药学

    中医踪迹——东南亚华侨华人及中医药文化展

    此次展览由国家中医药博物馆、华侨历史博物馆、华侨博物馆联合主办。将于2022年11月10日在北京华侨历史博物馆启动,是贯彻落实全国中医药大会精神和《中央意见》推动的一项重要举措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

    展览分为“相互融合、面对面毗邻”“童心明如月”“一饮一啄血脉相连”“如雕琢磨得让人听得见”四个部分部分从东南亚华侨移民历史的角度,用精心的时空创意设计和200余件珍贵藏品的展示,展现了中医药在东南亚的传播发展以及过程。海外华人的对外中医药的传播与发展。中医药的重要贡献体现了中医药对东南亚乃至世界文明进步的贡献,凸显了中医药当前发展的成就和海外传播的丰硕成果。

    展览及一系列社会教育活动引起国内外媒体持续关注和报道,产生了广泛影响,有效传播和弘扬了中医药文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fzjjwhb.com/html/tiyuwenda/9331.html

    加载中~

    相关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