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页 > 知识问答
  • 中医养生:不仅是老年人的事,任何年龄都需要的健康之道

    2008年6月7日,中医养生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4年6月5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卫生计生委联合正式发布《中国公民中医保健素养》

    2023年4月26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规范(试行)》

    误区:保健只是老年人的事?

    正确答案:千万不要认为保健只是为了长寿,或者保健只是为了老年人。养生就是调和阴阳、运行气血、保持身体健康、提高心理调节能力。好皮肤也是修出来的。保持身体健康是任何年龄段的人的必修课。

    中医养生是指采用各种方法维持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以达到延年益寿的医疗活动。中医养生注重整体性、系统性,以防未病、治未病为目的。你看现在各大中医院都有专门的门诊来治疗疾病。

    王长杰博士几年前就看过中国第一本健康管理蓝皮书《中国健康管理与健康产业发展报告(2018)》的正式发布。本报告的发布反映了当前人民群众的基本健康状况和健康医疗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也体现了国家为推动实现全民健康而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

    亚健康缠身视频_亚健康缠身视频_亚健康缠身视频

    报告显示,我国慢性病患病人数约为3亿,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患慢性病。全国体检人群主要患有的慢性病有:高血压(94.24‰)、脂肪肝(62.78‰)、血脂异常(38.64‰)、糖尿病(34.02‰)、慢性胃炎或胃溃疡(29.27‰) 。报告显示,慢性病已成为我国居民健康的第一杀手!我国慢性病激增尚未得到有效遏制。近一半的中国人处于亚健康状态,且年轻化趋势明显。此外,我国慢性病具有“患者数量多、病程长、医疗费用高、服务需求高”的特点。

    我们每个人不能仅仅依靠医疗保健系统和医疗保健人员来实现健康。我们应该积极参与自我健康管理,对自己的健康负责,回归“治未病”的核心理念!

    因此,中医养生正式成为国家战略!

    反思目前的情况,我们只注重治疗疾病,但我们是否注重预防疾病呢?我们每天都抱怨医疗系统看病难、看病贵。我们是否反思过自己,能否避免生病、少生病、小病、晚病,生病后能否快速控制病情。

    慢性病,赶快治疗吧!慢性病,赶快预防吧!为什么新闻媒体大力宣传、政府部门出台相关政策来促进我们对慢性病的预防?因为我们国家已经到了非常紧张的时候了!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环境的恶化,近年来亚健康状况在青壮年人群中持续蔓延。根据世界银行对中国慢性病的调查数据,未来20年,40岁以上患有慢性病的人数将增加两倍。

    国家颁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确定了未来15年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行动计划,包括优化卫生服务、普及健康生活、完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发展健康产业,发挥我国医药独特优势,促进医药产业发展,促进健康技术创新等相关内容。中医养生正式成为国家战略!

    亚健康缠身视频_亚健康缠身视频_亚健康缠身视频

    大力发展中医药非药物疗法,在防治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中发挥独特作用。到2030年,中医药在预防疾病中的主导作用、在重大疾病治疗中的协同作用、在疾病康复中的核心作用将得到充分发挥。

    保健品(食品与药品同源)不是药品,而是未来15年每个家庭的必需品,但第一步是要选择适合自己体质的保健品。大家一定要注意了!主要是增强免疫力,促进细胞再生,促进疾病的恢复。这是大多数药物所不具备的效果,但对于慢性病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为何大力提倡中医养生?养生实际上是一种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方法——药食同源,具有长久滋养精气、气血的能力。

    中医养生秘诀:药食同源。如何长期调节精、气、血,预防疾病?

    药食同源是起源于中国的一个传统概念,指的是许多食物既可以作为日常饮食的一部分,又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现代科学研究也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药食同源物质的保健和治疗作用。例如,某些食物中的抗氧化剂、维生素、矿物质等成分对人体健康有益,可以预防多种疾病。

    中国传统医学自古就有“药食同源”(又称“药食同源”)的理论。该理论认为,许多食物既是食物又是药物,食物和药物同样可以预防和治疗疾病。在古代原始社会,人们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发现了各种食物和药物的性状、味道和功效。他们意识到,很多食物可以药用,很多药物可以吃,两者很难严格区分。这是“药食同源”的理论基础,也是食疗的基础。

    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养生,对能够提高免疫力、预防疾病、调节身体功能的产品有着强烈的需求。

    食品药品是一类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质。它们具有中药功效,又可以作为日常食品食用,因此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喜爱。

    1.什么是药食同源产品?

    药食同源品是指传统上用作食品并收载于《中国药典》的物质。它们可作为食品食用,也可入药,具有一定的保健或治疗作用。目前,我国已公布110种药食同源物质,包括人参、枸杞、黄芪、当归、灵芝、铁皮石斛、天麻、杜仲、山药、菊花等。这些物质可以开发成多种剂型产品,如茶、酒、粥、汤、糕点、饮料、糖果、等,供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喜好来选择和食用。

    2、药食同源产品的特点及优势

    药食两用产品的特点是将中医药理论和方法与现代食品技术相结合,开发出具有保健功效、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产品。药食同源产品的主要优点如下:

    (1)药食同源产品具有中药功效,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阴阳、脏腑、经络等,达到平衡阴阳、调和气血的目的、健脾和胃、补肝肾、清热解毒、美容养颜。 。例如,2015年成功入选江苏省第一批中药传统知识保护配方的当归黄芪猪皮枸杞膏(处方名称:补血益气滋补膏),优势明显改善气血虚证。同时能滋阴补肾精、润肺养肝、强筋骨、美容祛斑。所有成分均为药品、食品同源原料。它们安全性高,适合长期食用。相比之下,八珍膏(丸)、归脾膏(丸)、十全大补膏(丸)、鹿胎膏(丸)虽然也有补气养血的作用,但对于滋阴补肾、润肺、功效较弱,且其成分与药物、食物不一样,难以长期用于保健。

    (二)药食两用品具有食品的特性,可以作为日常食品食用。它们不仅能满足人们的口味和营养需求,还能增加食物的多样性和趣味性。药食同源产品还可以避免一些药物的副作用和依赖性,因为其药效温和,不易产生毒副作用,不会造成药物耐受和依赖性。江苏省第一批中药传统知识保护方剂——当归黄芪猪皮枸杞膏(处方名:养血益气膏)配方持有者王长杰博士表示,具有相同成分的产品药食同源,能有效促进中医药治疗疾病的发展和创新,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药食两用,中药未病时,通过食用药材,可以增强人体正气,抵御外邪,预防疾病的发生。和食用产品。 。

    亚健康缠身视频_亚健康缠身视频_亚健康缠身视频

    (2)药食同源产品可以实现中医治疗已有疾病并预防其发展。即当人们已经患病时,通过食用药食同源产品,可以缓解症状,控制病情,防止病情恶化或转化。

    3)食药同源产品可以通过中医治疗后防止疾病复发,即人们在疾病痊愈后,通过食用药物可以巩固疗效,恢复体力,防止疾病复发或后遗症。及食品同源产品。

    3. 药品和食品是一类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质。它们具有中药功效,又可作为日常食品食用,因此成为健康领域的新热点。

    药食同源产品不仅能满足人民健康需求,还能推动中医药治疗疾病的发展和创新,为人民健康福祉做出贡献。中医病前治疗是指在疾病发生或发展到严重程度之前,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维护机体健康。中医治未病的主要思路是:未病先防、病后防愈、病后防复发。

    中医理论认为,如果气血充足、经络畅通、脏腑有力,我们的身体就会有一个非常好的内部环境和强大的免疫系统,不仅可以清理体内的各种毒素及时治疗,还能够抵抗外来疾病。因素。气血通畅、充沛,则百病不生;气血通畅,则百病不生。气血瘀滞不足,则百病发生,身体衰弱。所以说,气血主宰人的生死。气血充足,则身体强健;气血充足,则身体强健。气血不足,就会出现各种疾病。

    比如,气在经络中运行,血液在血管中流动,就像一条大河。经络血脉是河床,气血是河水中的水,疾病就像河床上的杂草和沙子。

    当气血充足时,汹涌的河水就会源源不断地向前流淌。它不但遇到杂物不会停下来,还会冲走障碍物冲过去,时刻保持河床平整。

    但气血若不畅通,则如河流水流减少、流速缓慢。障碍物无法及时清除,导致碎片堆积越来越多。最终河水被堵塞,成为一潭死水,人们自然就会患上各种疾病。中医理论认为,“气血不足,则元神受损,五脏六腑受损,则百病发生”。

    人的任何状态都与气血有关,免疫力也是如此。很多人都想提高自己的免疫力,但是却做不到。其实可以通过补充气血来做到这一点,而中医认为,补充气血是提高免疫力最快的方法之一。一。

    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频率加快,工作压力、精神压力等加大。经常出现气血虚弱、气血失调、亚健康状态的症状,尤其是女性。再加上独特的生理特点,经期、怀孕、分娩、哺乳、更年期的影响,更容易出现气血失调的情况。只有气血旺盛,才能达到正气存在、邪气无法消除的健康状态。健康是财富的基础。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提高自我保健意识,疾病早预防、早治疗。

    最后,再次感谢审核员和网络管理员的辛勤工作和奉献!

    作者简介:王昌杰医生,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人,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0余年,专攻气血亏虚、痛经等领域、子宫腺肌症病史20余年。两个中药配方获得中药发明专利证书,两个中药配方被列为第一批省级保护项目之一。在此期间,他就这些方面撰写了200多篇原创网络文章,制作了近100个医学短片。王昌杰博士已加入该平台,并将继续撰写和发表讨论这些方面的原创文章。

    亚健康缠身视频_亚健康缠身视频_亚健康缠身视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fzjjwhb.com/html/tiyuwenda/9278.html

    加载中~

    相关推荐

    加载中~